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(age-relatedmaculardegene-ration,AMD)是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群(≥50岁)的致盲眼病,常累及视网膜黄斑区,引起中心视力进行性下降。该病早期的临床征象包括玻璃膜疣和视网膜色素上皮(retinalpigmentepithelium,RPE)异常,晚期可以出现新生血管形成(neovascularization,NV),从而造成严重且永久的视力损伤或失明,影响患者生活质量[1]。预计至2040年,作为全球第三大常见致盲性眼病,AMD的全球患者数将高达3亿[2]。近年来,国内外的AMD相关研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,本文就AMD的分类、诊断和影像学检查进展进行综述,以期帮助广大眼科医师加深对AMD的认识。
AMD的分类
迄今为止,AMD有许多供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的分类系统[3-7],但尚无广泛接受的共识,一般将AMD分为干性和湿性两大类。最新的指南强调了“玻璃膜疣的大小”以及“在距离黄斑中心凹2个视盘直径范围内是否存在色素异常”这两点[4,8],具体的诊断分类方法如下。(1)正常眼:未见AMD征象或仅见<63m的小玻璃膜疣。(2)早期AMD:≥63m且<125m的中等大小玻璃膜疣和/或出现RPE异常改变(色素过度沉着或减少)。(3)中期AMD:中等大小、广泛分布的玻璃膜疣或存在至少一个≥125m的大玻璃膜疣,同时伴有RPE异常改变。(4)进展期AMD: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(choroidalneovasculariza-tion,CNV)的湿性AMD和/或出现地图样萎缩(ge-ographicatrophy,GA)的干性AMD,通常患眼视力低于0.6。其中湿性AMD又包含新生血管性AMD、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(retinalangiomatousproliferation,RAP)以及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(polypoidalchor-oidalvasculapathy,PCV)。早期AMD通常无症状,但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度的中心视物变形,尤其在低照明灯光下阅读时更易出现这种情况。晚期AMD会严重影响中心视力,并在CNV期迅速进展(以周或月来计数),而GA期则进展相对缓慢(以年来计数)。
AMD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
AMD的传统诊断主要依据检眼镜下观察眼底或彩色眼底照相检查。近20年来,随着眼底检查技术迅猛发展,多模式眼底影像技术在AMD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。眼底自发荧光(fundusautofluorescence,FAF)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(opticalcoherencetom-ography,OCT)等新技术已被用于AMD的早期诊断。吲哚菁绿血管造影(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,ICGA)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(fundusfluoresceinan-giography,FFA)可以帮助判断AMD患者眼底是否存在CNV和息肉样病灶,且在湿性AMD进一步分型上起着重要作用。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(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angiography,OCTA)可以清楚展示CNV的形态、位置和范围,相较于其他影像学检查,OCTA在CNV诊断、指导治疗、疗效评价以及随访监控中有其独特的优势。FAF对于正常眼和早/中期AMD而言,FAF可以呈现出RPE的病理改变,因此通过观察眼底FAF的不同变化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发展与转归,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,阻止疾病进一步恶化[9]。早期玻璃膜疣的FAF信号可出现强或弱荧光,也能表现为正常[10],这取决于玻璃膜疣的成分、大小及其所处位置的RPE层改变等。Bindewald等[10]根据FAF的不同表现,将早期AMD分成8种亚型,这样的亚型分类能够更好地在随访过程中观察预后。利用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设备对AMD患者进行广角FAF检查发现,AMD组周边部视网膜出现FAF信号异常的概率明显大于对照组,这一发现提示AMD可能不仅仅是单纯的黄斑病变,还可以影响整个视网膜[11-12]。对于干性AMD患者,FAF在GA的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。由于RPE层萎缩,脂褐质含量减少,GA通常表现为FAF信号显著减弱,同时约63%的萎缩灶周边区域可出现明显增强的FAF信号[13]。有学者通过比较后发现,GA边缘无异常FAF信号的病灶病情进展速度较存在异常FAF信号的病灶更慢[14]。Holz等[15]通过对3例GA患者长达3年的随访后认为,GA萎缩灶边缘增强的FAF信号预示着疾病进展和萎缩范围扩大,由此提出动态观察GA周围出现的FAF信号改变并及时干预能起到阻止GA进一步发展的作用。FFA和ICGA相较于干性AMD,湿性AMD往往需要更多的特殊检查,尤其是FFA,必要时还需行ICGA。这些检查是进一步诊断、随访以及区分特殊类型AMD必不可少的工具。根据FFA能否观察到边界分明的荧光素渗漏病灶,可将CNV分为经典型、微小经典型和隐匿型。而ICGA可补充FFA对CNV显示的不足,鉴别特殊类型的AMD。ICGA可以识别PCV中的异常分支血管网及其末端的息肉样膨大,而RAP中的新生血管在ICGA中则表现为热点状高荧光。OCT与FFA和ICGA相比,OCT是一种快速、安全、无创的成像方式,能够通过黄斑区的横断面图像了解更多信息。OCT在早/中期AMD中可显示玻璃膜疣的超微结构及邻近的视网膜结构,便于评估AMD病变程度[16]。眼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(vas-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,VEGF)过量时引起的黄斑区积液(视网膜内积液、视网膜下积液或RPE下积液)均能通过OCT图像清晰显示并进行量化。因此OCT在临床上已作为评估湿性AMD疾病进展、对治疗药物的反应以及重新治疗时机的重要决策依据[17]。OCT的B扫描能够识别GA病灶横断面视网膜结构的改变,表现为视网膜外层、RPE层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萎缩。而作为OCT传统B扫描的补充,enfaceOCT通过与视网膜平行的层面逐层扫描,对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,比传统OCT提供了更多、更全面的信息,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也更为精准。除此之外,enfaceOCT也能在不同层面(外层视网膜层面和脉络膜层面)对萎缩灶进行量化。光感受器的丢失会引起OCT折射率急剧改变,因此萎缩灶在外层视网膜层面上显示地比脉络膜层面更为清晰[18]。同时,enfaceOCT与FAF相比,成像过程无需强光去激发荧光,对于患者而言检查舒适度更好。OCTA由于没有染料渗漏的干扰,OCTA能够较FFA和ICGA更清晰得显示CNV形态。有研究表明OCTA对于CNV的检测敏感度为50%~100%,特异度为91%~100%[19-20]。在OCTA图像上,大部分1型CNV可见一条主干血管,围绕的分支血管向不同方向呈放射状分散,此类征象说明CNV对抗VEGF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差[21]。典型的2型CNV在OCTA图像上会呈现出水母状或肾小球状的高血流信号病灶,周围为一环绕的低信号环[22]。基于OCTA结合OCT的B扫描观察视网膜积液继而指导CNV是否需要治疗时,其评估结果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有着很高的一致性[23]。由于OCTA具有无创便捷的特点,可以动态观察CNV在抗VEGF治疗中的形态变化,并能增加患者的随访频率[24]。OCTA在CNV的诊断、治疗及疗效监测等方面较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更有优势。通过OCT及OCTA对CNV发生和累及层次进行形态学分类,全面地涵盖了所有可能的CNV类型。最新的共识将CNV重新定义为黄斑NV[25],可分为:(1)1型对应于旧术语中的隐匿型CNV,即NV复合体源自脉络膜层面。OCT图像中可见RPE层被不均匀的反射物质抬高,有血管成分;OCTA显示NV位于RPE层下方。(2)2型对应于旧术语中的经典型CNV。即NV位于视网膜下、RPE层上方,常合并视网膜下高反射物质及神经视网膜层和RPE层分离;OCTA可见血管成分在RPE层上方。(3)1型和2型的混合型对应于旧术语中的微小经典型CNV,即OCT发现1型和2型的成分同时存在;OCTA证实NV在RPE层下方和视网膜下。(4)3型对应于旧术语中的RAP,即强反射从视网膜中部向着RPE层延伸,合并视网膜内的水肿、出血和血管扩张。OCTA显示新生血管向下至RPE层,甚至可能穿透RPE层。建立统一的定义将有助于不同患者群体和不同研究之间进行比较,该共识标准可用于新生血管性AMD未来的报告和临床研究。综上,AMD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与年龄高度相关的退行性眼病。在过去的十几年中,国内外学者在AMD的病理基础、影像学特征以及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AMD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。而OCT和OCTA的发明,对于AMD的诊断、治疗和随访产生了巨大影响。未来无创、快速、便捷、安全的成像方式将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。如何在硬件和软件上进行创新,使得成像更快、更清晰、范围更广将是AMD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研究方向。